6.rhIL-11为177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蛋白质。其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13区。作用于巨核细胞系较晚期阶段的巨核细胞水平,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及成熟,并促进血小板的产生。IL-11虽无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Meg-CSF)的活性,但有巨核细胞增殖因子的活性,与GM-CSF及IL-3协同作用,可使CFU-MegDNA量增多。
【禁忌症】
1 .癫痫患者。
2 .严重低血压者。
3.心、腎不全者。
4 .高烧的人。
5 .对本品过敏者、孕妇、哺乳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
1 .对高敏体质和心、肺、肾脏病患者慎用。
2 .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或避免使用。
3.4保存。
4.IL-2可加重银屑病等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疾病。 请不要适用于这种患者。
5 .化疗停止后至少24小时后开始使用。
6 .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。
7 .在医生观察下使用,注意处理罕见不良反应。
8 .禁用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生物制剂过敏史的患者。
9 .制剂应保存在2~8。
【副作用】
1.IL-2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、给药间隔、给药速度和疗程长短有关。 减少剂量有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。 局部或静脉外途径给药的不良反应多轻至中度。
2 .大量IL-2相关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以低血压、水肿和肾功能异常最多见。 低血压可归因于血流动力学改变,平均动脉压降低20.25~40mmhg(2.7~4.0kpa )需扩张治疗,
只有少数患者需要升压药。 水肿的原因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有关。 肾脏损害表现为氮潴留,血肌酐升高。 IL-2对肾细胞癌患者的肾毒性不如其他肿瘤明显。
3.IL-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畏寒、发热、乏力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。 预防性给予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少发热发生率,减轻症状。 皮疹可以用抗组胺治疗。
4 .在IL-2中加入LAK细胞时,IL-2单独治疗时毒性不增加。 静脉注射LAK细胞可引起寒战发热,静脉注射哌替啶(每次25~50mg )疗效显著。 虽然一般不主张使用皮质激素,
因为它会影响LAK细胞的活性。 上述不良反应,患者多能耐受,且暂时、可逆,中止治疗可立即消失。
5.大剂量可引起低血压、水肿和肾功异常。一般为暂时性和可逆的。停药后可恢复正常。严重低血压可用扩容和升压药物。
6.IL-2最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畏寒、发热、乏力、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。可对症处理。7.1天50g/kg剂量下,少数患者出现可逆性贫血、关节肌肉疼痛、疲劳、恶心、头痛和水肿,均为逆性。
8 .未发现血小板过度增加导致体内血栓形成。
9 .国外报道的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肺水肿和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、晕厥、结膜充血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1.IL-2用法: IL-2用量根据临床需要,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1)皮下注射( il-2,加20万~40万U/m2无菌注射用水2ml溶解,每日1次,每周连用4天,4周为1个疗程。
2)静脉滴注( il-2,20万~40万U/m2,加入生理盐水500ml,静脉滴注2~3,每日1次,每周连用4天,4周为1个疗程。
3)腔内灌注)先尽量行腔内积液或插管引流,再加IL-240万~50万U/m2生理盐水20ml注入,每周1~2次,每3~4周1个疗程,在疗程中
4)瘤内或瘤周注射( il-2,10万~30万u,加入生理盐水3~5ml,分多点注射于瘤内或瘤体周围,每周2次或2次以上,每周1个疗程。
2.IL-2 LAK细胞用法: IL-2的剂量和用法与上述IL-2的静脉或皮下给药途径相同。
IL-2静脉或皮下注射后2d,静脉采血制备自体LAK回输患者,全部疗程回输LAK细胞平均数为1.2109; 用血细胞分离器分离血淋巴细胞制备的自身LAK,
全部疗程LAK细胞回输平均数为5.4109。个别病例接受异体LAK细胞回输,全部疗程LAK细胞回输平均数为6.1109。 3 .每日25~50g/kg,注射1ml水溶解,皮下注射,连用7~14天。
给药期间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,血小板恢复至100109/L以上者须停药。
【药物相应作用】
1 .在加入本药的5%葡萄糖溶液中再加入2%浓度的白蛋白,可保持本药活性,降低毒性。
2 .本药与吲哚美辛,即消炎痛联合使用可引起更严重的体重增加、少尿和氮血症。
3.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本药引起的发热、呼吸困难、皮肤瘙痒、精神错乱等症状。
4.皮质激素可降低本品的抗癌活性,应避免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