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临床应用]
	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、卵巢癌、膀胱癌(局部灌注)及癌性体腔积液(腔内注射)等,也曾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、子宫颈癌、黑色素瘤、胃肠道肿瘤等。
	 
	[药理]
	1.本药为多功能烷化剂类抗肿瘤药,属非特异性细胞周期药物。本药在结构上具有乙撑亚胺基,在生理条件下,可形成不稳定的亚乙基亚胺基,与DNA的碱基发生交叉联结,使碱基烷基化,从而干扰DNA和RNA的功能,达到抗肿瘤的目的。体外实验显示,本药可引起染色体畸变,动物实验(小鼠)表明本药有致癌性。
	2.本药不易经消化道吸收。快速静脉注射给药(低于5分钟)后5分钟内血药浓度达峰值;膀胱灌注或腔内注射后25分钟内在血循环中可检测出本药。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,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0%(主要白蛋白、脂蛋白结合)。可透过血-脑脊液屏障,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%-100%。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为替派(tepa)。本药半衰期α相为6分钟,β相为10分钟,注射后1-4小时血药浓度下降90%。大部分药物于24-48小时内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出(原形不足1%)。
	 
	[适应症]:
	用于成人和儿科患者自体或同种基因造血祖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。
	tepadina表示,与其他化疗药物的组合:
	伴或不伴全身照射(TBI),预处理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(HPCT)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患者;
	HPCT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是合适的,在用于治疗实体肿瘤在成人和儿童患者时。
	 
	[给药说明]
	1.本药稀释后如有浑浊,则不能使用。
	2.为防止高尿酸血症,治疗时可大量补液、碱化尿液,必要时服用别嘌醇等抗尿酸药。
	3.在放疗的同时使用本药,应适当调整剂量。
	4.国外资料提示,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×10×E9/L或血小板计数低于150×10×E9/L时,应停用本药。
	5.药物过量时尚无特效解毒药。
	 
	[成人]
	·常规剂量
	·静脉注射  每次10mg(或0.2mg/kg),每日1次,连用5日后改为每周3次,一个疗程总量为300mg。1.5-2月后可重复下一疗程。
	·肌内注射  同静脉注射。
	·动脉注射:每次10-20mg,用法同静脉注射。
	·腔内注射(胸腹腔或心包腔):每次10-30mg,每周1-2次。
	·膀胱灌注  每次50-100mg,溶于生理盐水50-100mL中,通过导尿管将本药注入膀胱,每周1次,4周后改为每月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	·瘤内注射  每次5-10mg,可注射一处或多处。
	 
					
					
					详情用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获取更多药品说明书、药品价格、药品副作用、服用方法等资讯。
					
					
					
